肇庆金秋,稻花飘香,书记员在田间地头找到了贵叔,眼前硕果累累的果园,与一年多前贵叔诉讼证据中那些果树凋零的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书记员将环境污染责任纠纷的判决书送达给贵叔时,贵叔轻声感叹:“正义还是会到来的!
公正与法治深入人心
依法审理涉农案件约5200件
眼之所见、心之所至,基层老百姓总是那样实在。2016年,贵叔开始发现自己的农作物开始枯黄,怀疑与旁边一家陶瓷企业的废水排放有关,但贵叔当时不知道从何着手维权,没有证据,有口难辩。案件起诉至法院后,经过依法审理和多项严谨的鉴定,肇庆中院最终判决陶瓷企业赔偿贵叔作物损毁的损失。
公正、高效审理案件,妥善调处纠纷是让老百姓感受公平正义最直观的方式,看得见的正义成为培养基层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的关键。为此,肇庆法院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以公正高效的审判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理念。
2020年,肇庆法院依法审理涉农案件约5200宗,其中涉农村土地权属纠纷27宗,涉承包合同纠纷180宗,涉相邻关系纠纷19宗,涉环境、生态案件88宗,审结镇、村干部犯罪案件17件。
▲大勇 摄 图源:肇庆发布
鼎湖区大社村里正在建新房的周先生说:“现在再也没有印着‘治安联防’的‘假警车’在巡逻了,村民也不再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又要交‘保护费’,我们再也不用买他们的高价水泥了,法治社会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肇庆法院依法审理涉基层黑恶势力犯罪案件42件223人。今年8月,端州法院从审判中总结了涉“村霸”等黑恶势力问题,并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法治宣传和法律法规及纪律规范教育等方面向端州区睦岗街道办事处发出司法建议。基层“毒瘤”的不断清理让老百姓又感受了一股法治的力量。
法治思维逐渐形成
开展农村精准普法活动400余场
“现在正是‘两委’换届关键时期,今天我们来解读《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这里是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今天的普法宣讲主要通过以案说法讲解如何保护绿色生态。”
一场场结合地方发展、立足工作实际、紧扣群众所需的普法宣讲课堂在全市范围内轮番上演,肇庆市两级法院把法治宣传贯穿于诉讼服务和审判执行各个环节,以多种方式开展订单式普法。
2017年开始,肇庆中院与市电视台联合打造《法说身边事》普法电视栏目;与结对社区共同创建“肇法小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讲堂”等常态化法治课堂。
2018年,怀集法院结合村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牵头打造连麦镇文岗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村内建起了法治讲堂、和事小院、释法长廊和宪法广场。和事小院更是成为村民纠纷的调解室、化解地。
2020年,全市参加“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的法院均获评优秀,市中院及3家基层法院获得“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示范单位”称号。
▲肇庆中院获评肇庆市国家机关“谁执法 谁普法”工作示范点
三年来,两级法院把普法宣传与旁听庭审、巡回审判、法律服务、诉前调解、司法辅助等工作相结合,惠及全市超过1000个行政村,200多个行政机关、单位和组织。
双东北社区副主任张勇表示,现在社区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增长了,居民的法律意识也增强了。调处纠纷的时候,把法理讲明白了,谁是谁非往往不言而喻,大家都平和了。
基层法律基础越来越坚实
莫村镇诉讼服务站纠纷调解率达96%
如果说司法的公正让群众相信法治、信仰法律,精准的普法让群众的学习法律、了解法治,那么基层法律基础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便是为群众提供了更坚实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法治平台。
莫村镇大田村冯某某等11人与德庆某生态农业公司间的承包合同纠纷,双方已争论许久。挂点莫村镇诉讼服务站的马程程法官的到来,让双方明晰了其中的法律关系和相关规定,原本情绪激动的双方在法官引导下逐渐达成了和解。
▲7月2日,德庆县莫村镇基层诉讼服务站举行揭牌仪式。梁力 摄
莫村诉讼服务站是全市首个拥有独立办公场所的诉讼服务站,是肇庆法院探索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肇庆法院借鉴“枫桥经验”,以德庆为试点,在13个乡镇设立诉讼服务站,派出13名法官、13名法官助理或书记员进驻服务站,联同各镇2名人民调解员及13名人民陪审员组成诉讼服务团队,建立了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的多元解纷体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治理成效。
同时,肇庆法院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远程庭审、远程调解、网上立案、网上咨询等诉讼服务的广泛应用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法者,治之端也。肇庆法院将继续依法履行好审判职能,强化基层司法公正、加强农村精准普法、夯实法律基层基础,为肇庆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互益多元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为全市着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乡村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