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企业发展还好吗?工人都拿到工资了吧?”
“拿到了,都拿到啦!多亏你们帮公司拿回了‘救命钱’,公司最近又忙活起来啦。”企业负责人紧紧握住四会法院执行局张展豪法官的手,不停地向执行干警们表达诚挚谢意。看着企业能够起死回生,工人们能够拿回属于自己的工资,那些执行路上的一波三折和胆战心惊不知不觉间随着一声声感谢而烟消云散。
从被执行人账户只有30万可供执行财产,到1200万标的全额执行到位,期间发生了什么?
事情还要从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说起,申请执行人某混凝土公司与被执行人某建设公司曾保持不错的合作关系,但随着市场变化和经营不善等的影响,某建设公司拖欠下的工程款、欠款利息等越来越多。一边是工程款难以及时收回,一边是工人工资需要按时发放,无奈之下,某混凝土公司只好以一纸诉状将某建设公司告上法庭,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当前困境。
然而,当案件从审判阶段转执行时,财产保全阶段已经冻结的260万巨款却差点因“粗心”而流失。
2024年9月,执行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流程查控时发现审判阶段申请的账户冻结保全期限已到期。由于申请人疏忽,忘记提前申请续冻,260万元保全资金面临全面流失的风险。一旦资金流失,工人工资和企业经营都将身陷囹圄。
由于查控系统录入的信息流转到金融机构需要时间,短期内无法实施网络冻结,情况十分紧急。了解现状后,张展豪法官当机立断,迅速制定了应急方案。
“阿全,你要紧盯查封系统,一旦信息流转成功,第一时间手动发起网络冻结。”
“阿濠,你马上联系银行说明情况,我们立刻前往进行现场扣划,请求他们务必等办完扣划再下班。”
当天下午六点,执行干警们赶到阳江某银行查询后获悉,审判阶段保全的260万元资金仍在账户里未被划走,这让张展豪法官和执行干警们紧绷了一路的心弦终于得以放松。
然而,还没等大家松口气,执行干警们却被银行方告知,仅能扣划260万元资金中的30万元普通账户资金,另外的230万元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因不清楚工程是否已完工、专用账户是否已解禁等情况,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33条规定:“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仅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因其他原因被查封、冻结或者划拨。”故而无法对其采取冻结或者划扣。
这顿时让张展豪法官和执行干警们犯了难,30万与近1200万的申请执行金额相比,相差近40倍,差距悬殊之大非企业经营能承受之重。再者,若收不回账款,公司经营必然遭受影响,而工人们的工资发放和生活保障也将成为难题。
被执行人某建设公司的账户被冻结了260万元,且在保全到期后没有第一时间将其转走,难道还有其他资金存在,才这么不紧不慢?
经过仔细梳理,他们在系统查控中发现,被执行人某建设公司在各地开设了多达210个银行账户。这些账户分布在省内多个地市,涉及多家银行。
“查!多查一个账户,就多一分希望!”为了挽救困境中的企业和保护工人劳动权益,张展豪法官和执行干警们众志成城,势必要将执行进行到底。
凌晨一点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在紧张排查后,执行干警们锁定了7个有资金流转的账户,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由于线上系统看不到这7个账户是否属于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只有到现场终端查询才能予以确认。这意味着7个账户能否冻结或划扣仍然存疑,必须到银行现场逐一核实。
协商之后,张展豪法官和执行干警们决定兵分多路,奔赴现场。
顾不上多休息的执行干警小吴在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某银行。不多久,他在一个看似正常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上发现了异样。
“该账户备注的项目是在2018年之前动工的,过去这么多年,还留存着380多万元,实在可疑。”随即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去账户备注项目现场进行走访调查,并向项目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核实项目进展、农民工工资发放等情况。
仔细查阅该项目信息后发现,该项目早已完工,且不存在任何工资拖欠的情况。被执行人某建设公司明显是在借用(本应该依法注销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方式隐匿财产,并试图以此规避执行。
在摸清被执行人某建设公司对抗执行的“套路”后,执行干警们先后前往 8个部门,多次往返银行调查取证。
最终,干警们成功锁定了 3 个 “伪装” 账户,账户余额可以全额覆盖本次执行款。
当最后一笔 180万元汇入法院账户时,近1200万元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连轴转了5天的法院干警们也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执行道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案张展豪法官团队的办案故事正是四会法院执行局深化执行规范化建设,践行“如我在执”理念,打造“四执如春”品牌取得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四会法院执行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把执行工作置身于服务大局中去考量,用心用情为民生守护担当,依法平等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24年至今,共执结涉企案件1197件,为企业追回损失8.74亿元,切实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为民营企业“撑好腰”“鼓足劲”。
资料来源:四会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