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本院新闻

法院系统迅速掀起“解放思想,实干兴肇”热潮勇创新,重实践,抓执行

作者:刘成 张子君 吴惠娟 梁育锦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17   浏览次数:5032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毫无疑问,“解放思想,实干兴肇”绝对是近期我市最热门的关键词。自2月21日,肇庆市召开“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的热潮。肇庆法院在工作中锐意创新,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

 

    端州法院:开拓新平台,“老赖”无处藏

    本周一,在天宁路、端州路两个繁华路段的大型LED屏幕下,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屏幕上曝光了端州法院公布的30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据悉,为惩治老赖,破解执行难。从3月1日起,端州法院,不断拓展工作思路,继续增加曝光“老赖”的渠道。通过闹市区大型LED屏幕、公交车站台等方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一批“老赖”的照片和姓名赫然在目。“首先就是面子问题,被亲朋好友看到难堪不说,若果做生意的,被合作伙伴看到了,那更是损失惨重。”有路过的市民指着屏幕谈论道,这些老赖们就应该给他们“亮亮相”,让这些不诚信的人长长记性。

    端州法院表示,本期“亮相”的“老赖”共30人,均是长期规避执行的重点“老赖”。目前,端州法院共设置7个曝光平台,其中2个大型LED屏幕全天候滚动播放(星湖国际广场LED屏幕、天宁广场LED屏幕)、5个公交车站信息栏张榜公布(消防局、城东公园北门,中心市场,星荷南路,体育中心东门),向全社会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姓名、照片、执行案号、涉案金额等信息,着重从社会舆论方面加大对辖区内“老赖”的惩戒力度,便于群众及时识别身边的“老赖”,让“老赖”寸步难行。下一步,端州法院将继续探索和加强执行公开机制、通过实际行动,联动机制和威慑机制,择期陆续公布其他失信被执行人,落实曝光平台的常态化管理,切实维护百姓权益。

 

    四会法院:执行联动机制巧破困局

    为全力破解“执行难”问题,肇庆法院正通过不断汇聚全社会力量,构建执行联动大格局。近期,四会法院就利用执行联动机制,顺利执结一宗影响性广、对抗性强的物权保护纠纷案件,打响了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活动的第一仗。

    原告肇庆市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被告廖某长期占用其作业区范围内的鱼塘土地93.5亩拒不返还,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廖某应当向原告返还占有土地。但廖某对生效判决仍无动于衷,未主动返还土地。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法院多次督促履行,被执行人廖某依然我行我素,拒不履行义务。

    四会院及时启动执行联动机制,经肇庆高新区政法委协调,联合该区公安、司法、拆迁办等多个部门,对被执行人廖某违法占用的土地实施强制腾退。搬迁时,由于该土地上的物品搁置处理遇到困难,四会法院又马上组织双方进行了协商,最终申请执行人同意自愿补偿了部分搬迁费用。经过一天的腾退工作,四会法院将占用的土地返还给申请执行人,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德庆法院:普法基层行,树青少年法制观

    为有效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率,德庆法院借德庆团县委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实干兴肇”2017年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契机。在3月5日上午,到人流密集的广场进行设摊普法,以发放普法书籍、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服务等方式,通过实际行动,深入基层,大力开展青少年普法工作。

    “我每天吃午饭的时候都会打开《今日说法》这类法制节目,想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习惯,让正在读小学的孩子学法守法,但孩子看过后说很深奥,很难懂。”十分注重让孩子法治教育的王大姐跟法官说道。对此,法官耐心地说道:“青少年的普法教育需要结合他们的年龄,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并把《中小学生预防犯罪教育手册:青春密码》送给了王大姐,建议她以课后读物的形式跟孩子一起分享,引导孩子去学习里面的法律知识。随后,法官还结合自身审判过的案例,生动与王大姐的小孩分享了几个法律故事,引导他养成守法的好习惯。

    活动当天,德庆法院的普法团队共解答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为广大青少年及家长们提供了法律常识普及,构筑未成年人犯罪“防火墙”,从根源上预防并减少青少年犯罪,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